蔡國強 泡美術館

上次到北美館是為了皮克斯展,但是覺得那次看展的感覺跟品質都不是很好,雖然展品不錯,但沒有讓我有太多感覺,除了很可愛的毛怪跟大眼仔大玩偶以外。

這次看蔡國強展,由於是我覺得相對比較難懂的當代藝術,於是稍微做了點小功課,也看了一些網友分享的心得,作點瞭解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錯過了十點半的團體導覽,只好租用了個人導覽,但我後來覺得,租用個人導覽也很不賴,雖然貴了一點,但是可以很自在的調整自己的節奏。

筆記一下看展的小想法。

不合時宜系列,乍看之下會覺得很怪,但仔細想一想,這系列想表達的是一種反思。從911事件衍生而來,汽車是工具也被拿來當武器,當世人都在譴責恐怖主義,卻少了探究這麼深的仇恨從何而來,看到一個現象下了個定論,卻沒想到這現象從何而來;人類跟動物的關係究竟是什麼,以前被我們視為敵人的對象,現在人類卻小心翼翼的保護,來自同個方向的箭,似乎隱喻著什麼。

文化混浴,很有趣的作品,是真的可以在美術館裡泡澡耶,感覺還頗酷的,讓各種不同的人在浴缸裡好好放鬆和諧一下,剝掉劍拔弩張的外殼,用比較輕鬆的態度相處。這個也是這場展覽裡我最喜歡的作品。

撞牆,剛好前一天在誠品亂翻了一下<低IQ時代>,不知道為什麼把這兩者聯想在一起了,團結力量大,群眾是盲目的,這兩者有點矛盾卻又如此合理,跟隨其他人似乎是比較容易下的決定。

海峽,蔡先生來自中國大陸,也不避諱處理這個議題,不過說實在的,聽他的腔調倒是跟台灣很像啊,或許是因為他來自福建一帶的關係吧,來自泉州的壓艙石,到了台灣成了寺廟建築的基石,這種遷徙某方面也顯示了兩岸間的歷史鍊結,政治就先撇一邊吧,別污染了藝術的美。

迴光給我很奇妙的時間跟空間感,一條來自日本的古代沈船,在還沒沉沒前,作為一艘船的使命,它航行著,被打撈出來後,它繼續航行(旅行),這次不只是在日本近海了,而是在全世界。過去與現在,物換星移,只有航行是不變的,某方面來說,這艘船的生命也延續了。

二樓展示火藥草圖跟作品,外星人計畫挺有趣的,在地球上留一塊地給外星人作畫,外星人會留下什麼訊息呢?對地球人的評價會是什麼呢?讓我想到不停向外太空放送無線電波的電台,不知道外星人收到的感想是什麼,會不會以為只是無意義的雜訊呢?

火藥,爆破,感覺就是很有威力跟破壞性的東西,卻可以當作繪畫的工具,一般覺得繪畫是很細膩的事,跟爆炸應該是扯不上邊的,結合在一起有種衝突的美感。

晝夜是蔡先生在華山藝術園區公開創作過程的作品,雖然沒有機會實際去現場看,但透過現場的影片也可以看到整個創作的過程,我也很好奇到底是如何利用火藥來創作,以及一個作品的發想過程,不過這影片只能看到如何創作就是了XD

展覽中還有播放許多爆破作品的影像紀錄,只不過人真的頗多,我就懶得去擠了...

原以為這場展覽人數並不會太多,沒想到出乎我的意料,看來要人少就是搶在開館就進去。運氣很好的,在前一天晃誠品的時候發現買快樂工作人雜誌就送票,花比較少的錢還可以有雜誌看,整個很有賺到的感覺XD

這天在北美館差點忘了我的水瓶,後來看完展覽發現票根不見了,我想記憶裂痕似乎是種會傳染的疾病...

天氣很好,適合作任何事。跟好友一起換買一送一的星巴克,暖暖的黑芝麻抹茶那提,冬日的午後,胃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2010"01'3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