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

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 詹偉雄

這本書在2005年出版,距今也將近10年,但有趣的是書中提到的種種觀察仍然適用,代表這十年來台灣還是處於轉型的階段,努力的想要從工業社會轉變為美型社會。

美學能有什麼經濟效應?在我的求學歷程中,美術只是在所謂主科外的小菜罷了,升學掛帥的體制之下,學生搞定國文、數學、英文、物理、化學等科目都來不及了,美術或音樂大多拿來當消遣或摸魚,提到美感教育,這似乎是不務正業的玩意,不能否認過去藉由這種教育體制快速地培養了一群工業社會所需要的人--符合標準、一致、有效率,這群人打造了台灣經濟成長的基礎及蓬勃,但當經濟成長已到達一定水準,社會的風氣開始改變,生活消費不再只是滿足基本的食衣住行,透過消費以彰顯個人的風格,或者像作者所提,透過消費滿足工作上無法得到的自由感。這現象蠻有趣的,工作或生活中的苦悶及壓抑靠消費來抒發,有錢代表在消費時有更多的選擇自由,這種自由多麼迷人,擁有新東西的感覺多麼愉悅,人生簡單來看就是工作及享受之間的迴圈呀,只是每個人的比重分配不一。

跨入風格/美型社會的階段,人們的焦點開始慢慢轉移到身心靈的感受,不管是食衣住行育樂,人們願意花錢買的是好的感覺及記憶,或許是一頓佳餚、一場好電影、一本好書、一次好的旅行、一隻好手機...等等,要怎麼作到讓消費者買帳,這就是服務及創新的功力了,要真正有在過生活的人,才能體會普羅大眾的需求,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人需要的東西,近些年來使用者體驗領域也開始火紅,消費者要的不只是物品,更要獨特的感受。在台灣各地,各式各樣的風格小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就是年輕世代開始想建立風格的徵兆,而風格,將會決定台灣社會未來的走向。

作者書寫的當下,社群網路尚未風行,如果再帶入這項元素我相信會更加有趣的!社群網路的興起造就了許多新現象,是過去想都想不到的。網路內及網路外的世界可以是重疊或完全不相干,人連上網之後的身份跟真實生活中的自己也不見一樣,躲在網路後面似乎更肆無忌憚,一堆可以談的議題。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變化及議題,留待每個世代去觀察去努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