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麥可.波倫
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  Michael Pollan

是否曾想過擺在桌上的一餐到底是怎麼來的?作者透過追蹤餐桌上的食物,看工業化農業、有機農業及採集三種來源如何成就一餐及對環境的影響。當看到事實,才有辦法去省思。

追蹤麥當勞漢堡牛肉的來源,發現為了消耗美國生產的過剩玉米,硬把原本吃牧草的牛改吃玉米,玉米又來自哪裡呢?來自一座座大型玉米及大豆輪耕農場,使用基改種子、化肥及農藥。在工業化的農業中,產量是唯一的評鑑標準,收成越多,代表這個農夫越厲害,在美國政府跟財團的共謀下,造就了大量的玉米,但人吃不完這些玉米,所以要幫這些玉米們找尋新出路。既然人吃不完,那就餵給動物吃吧。

原本要生長4~5年才能宰殺食用的牛隻,在所謂科學的方法之下,現在僅需要14~16個月,也就是約略1/4的時間就可以食用,這是真的科學的奇蹟,要如何達到這個生長速度,首先就得先從牛隻飲食開始調整,為了讓牛肉更好吃更富含油脂,在飼料中除了玉米外還要添加點脂肪與蛋白質補充物,咦?牛原本吃這些東西嗎?吃了不合胃口的東西,腸胃容易出毛病,又住在狹小空間,不太常去戶外走走,跟排泄物還有鄰居靠太近,所以還需要預防性的吃點抗生素以防止疾病。

其實這一切的目的只是為了快速餵飽人們,於是將農業與畜牧業都工業化。的確工業化的方法下提供了便宜的食物也養活了許多人,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基改作物對健康的影響、化肥和農藥對農夫及環境的傷害,這些代價雖然沒有反應在食物本身的價格上,但卻造成更深遠的傷害。且在全球自由貿易的觀念下,從成本比較便宜的國家購買糧食似乎是很聰明的作法,但事實上,運輸過程的成本或許比生產食物還高,且這種體制下的農夫,其實也沒賺到什麼錢,那到底是誰在獲利?永續經營的概念在此無法存在,農業及畜牧業這種依賴自然條件的產業,是否適合工業化的大量生產,值得反思。

由於胃容量有限,所以食品業者得絞盡腦汁開發各式各樣的商品來吸引人們,作者也直指美國沒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因此很容易受到所謂的營養科學及市場行銷所影響。飲食文化這件事其實很奧妙,為什麼會各個民族會發展出獨特的餐飲,這跟為了適應當地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其實都是傳承自先人的智慧及經驗,因此各民族可以繁衍至今,想到這點,那些在實驗室研究出來的科學結果及產品,是否真的完全值得信任?過度強化單一營養或食物的行銷手法與宣傳是真的嗎?是否將人體想的太過簡單了,生物是非常複雜且精細的有機體,有太多的奧秘並沒有揭曉。

再來看看所謂的有機農業吧,有機是否真的保證安全?在有機超市標榜純淨自然的食材,經由作者的實地探訪發現,為了可以大量且穩定的供應給有機量販商,其實也面臨了許多問題,或許把化肥換成有機肥,用其他的機制(養益蟲、種植其他驅蟲作物等方式)取代農藥,動物改餵正常的草加上其他的保護,但也如同溫室中的花朵,必須小心的呵護,花費的成本也不低,還要考量從農場將食物運送到量販店的長途運輸成本,但似乎是安全了些,但也是走在鋼索上的平衡。

作者也拜訪了獨立的有機農場,可視為最近在台灣興起的小農概念,這個農場使用的是生態農法,農場主人自稱牧草農夫,他說他所做的只是種植牧草,再將牛、雞、豬等動物們在適當的時間趕到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順著天性而活,也自然的幫忙農場完成許多事,例如施肥及除蟲,使土壤保持肥沃,在這塊土地上的動植物無須施藥及肥料,也理所當然的健康與肥美,農夫只是協調者,一切還是仰賴大自然的法則,由於農場本身有強壯的生態系,因此就算遇到災害也有能量可以再次恢復生機,農場主人說:「在大自然中,健康只是預設值。大多數的時候,害蟲與疾病只是大自然要告訴農夫哪裡出錯而已。」農場產量不差,品質也不在話下,包含牛、豬、雞、兔、蛋、蔬果等等,跟大面積耕種單一作物比較起來,就土地單位面積的所出產的物種及效率來看是非常好的。

正所謂病從口入,不僅是指不乾淨的食物,不乾淨或許還看得到,來源不健康的食物連看都看不到,長期吃來源有問題的食物,到最後付出的健康代價更大,「人們花費心思找修車廠及建商,卻不會費神選擇生產食物的人。」一語道破對農業工作者的輕視,憑甚麼只有坐辦公室的人有資格領取高薪?說坦白的,網路、電腦、手機可以不用但飯不能不吃,如果無法改變消費者只購買便宜食材的想法,這一切其實很難改變,一分錢一分貨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高價的東西不見得有保障,但過於便宜的東西絕對有問題,除非供應者真的是完全佛心來的...

作者最後嘗試了最原始的透過狩獵及採集的方式得到食材,這種方式完全依靠大自然的給予,對環境的影響也最小,所依賴的技能就是人原始的生物本能及經驗以追蹤動物的行動及判斷野生植物及蕈菇的可食性,親手結束另一個生命的經驗是很衝擊的,即使那是一隻豬,本來就預期被吃的動物。在這過程中可以明確的感受到是其他生命用生命滋養我們,平常擺在超市或市場的都是已經處理過後的動物,對他們生前的樣子一無所知。狩獵及採集是很不容易的,因為無法預期自然會給些什麼,不同的時節會出現不同的食物,所以許多以狩獵採集為生的原始部落對食物是非常珍惜且感恩的,真的有別於許多城市人浪費食物的態度,得來不易才懂得珍惜。

身為雜食者的人類因為有太多的選擇而陷入了兩難,只要活著就會面臨該吃什麼能吃什麼的抉擇,素食或葷食也是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的題目,吃的東西百百種,對我來說,挑適合自己及來源健康的就好,畢竟大自然的法則就是這樣:「生命是靠另一個生命所滋養。」只是同時要瞭解這一切都是源自大自然的恩賜,以及背後辛勤工作的農夫還有廚師,因為他們所以才能夠過食物與大自然鍊結,人類並沒有特別崇高或厲害,說到底也只不過是目前地球上的強勢物種,還是要依循大自然法則過活,也或許像恐龍一樣,某天大滅絕後成為化石,再等待下個地球的強勢物種再把我們挖出來好好研究,就如同現在考古學家做的一樣,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