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a learning note - 201407W2-2

指定閱讀書目:肩頸療癒解剖書 Chapter 5, 9

與肩頸最相關的經絡是手三陰及手三陽,前者包含肺經、心包經及心經,後者則是大腸經、三焦經及小腸經。三焦經主調節五臟六腑,在西醫解剖學中找不太到相對應的概念,分為上焦、中焦及下焦,分別掌控心肺、消化系統(脾胃肝膽)與排泄系統(肝腎小腸大腸膀胱),就經絡理論來看,若能疏通這些經絡群,對於心肺及消化道系統都十分有助益。人活著就是要靠呼吸及進食補充能量,難怪老師時常強調手三陰及手三陽的重要性。

從西醫解剖學來看肩頸部份的肌群,層層疊疊十分複雜,表層的大肌肉下覆蓋著小肌肉以操控精密的動作,曾經在科普書籍中看到,人之所以可以成為目前地球的優勢物種,是因為人可以直立走路空出雙手進行其他的事情,人的上肢處理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務,所以肩頸到手部的肌肉群有多複雜可想而知。

肌纖維是組成肌肉的最小單位,每條肌纖維由肌內膜包裹供應養分,多條肌纖維集合成一肌束,再由肌束膜包覆,多條肌束再由肌外膜包裹而成肌腹,肌腹再由肌腱與骨頭連接,肌腱是膠原蛋白束,由肌內膜、肌束膜及肌外膜延伸而來,因此較無彈力容易因為暖身不足受傷。肌肉收縮分為等長收縮及等張收縮,等長收縮是靜態的,肌肉長度不變,可訓練肌肉穩定度,而等張收縮是動態的,關節會產生動作,又分為向心收縮及離心收縮,前者肌肉由長變短,後者肌肉由短變長,較容易受傷。

痠痛也有可能是因為肌筋膜太緊導致,肌筋膜包覆著全身的肌肉,一旦太緊自然就會讓肌肉的活動空間受限,因此放鬆肌筋膜也是必要的,手部的肌筋膜路線跟經絡路線相似,手臂前側從手心到胸大肌與胸小肌,手臂後側由手背走到三角肌及斜方肌,和更深一層的菱形肌與提肩胛肌,從肌筋膜理論也可以印證手臂跟肩頸的肌肉是密不可分的。若要舒緩特定痛點,需要找到該痛點的整條及相關肌肉,一併進行按摩才能有效解除痠痛。

瞭解經絡及肌肉構造走向之後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難怪肩頸痛光按肩頸是無效的,其實還要放鬆其他相關的肌群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再來看第九章的療癒實作就很有感覺,難怪放鬆如此的重要:手臂、肩頸、頭、背、腰缺一不可。我現在每天睡前也都會用輔具按摩放鬆,十分舒暢,尤其我的左半邊身體有舊傷,常常會覺得很緊繃,按摩時左邊總是比右邊痛,瘀青也比較嚴重,按一按之後會舒服一些,隔天起床緊繃的狀況會改善許多,能夠找到有效解救自己的方法真的很好,而非借助藥物舒緩疼痛。

正確的呼吸方式需要多訓練,不單只是用肚子呼吸,吸氣時要有胸腔擴張的感覺,吐氣是肚子內收,除了肚子會動,其實胸腔也會微微起伏,這都可以訓練到內核心肌群,讓身體更加穩定有力量,其實身體的保健從小地方就可以做起,並不是經常上健身房或激烈運動就是好的,根據個人的狀況挑選適合的運動才是正確之道,過與不及都不好。

參考資料
淺談旋轉肌群
游離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