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a learning note - 201408W1-1

中醫對氣血的定義

氣是構成人體及維持人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來源自父母的先天之精氣、飲食中的營養物質(穀氣)和自然界的精氣。先天之精氣依賴於腎臟精氣的生理功能,穀氣依賴於脾胃的運化功能,自然界的精氣依賴於肺的呼吸功能,其中又以脾胃的運化功能最為重要,因人在出生後必須依賴飲食以維持生命活動。

氣的生理功能分為五種:
  1. 推動作用:推動且激發人體的生長發育、各臟腑及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血的生成和運行與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
  2. 溫煦作用:氣是人體熱量的來源。人的體溫是靠氣的溫煦作用維持恆定。
  3. 防禦作用:護衛全身的肌表,防禦外邪的入侵。
  4. 固攝作用:防止血、津液等液態物質無故流失。在氣的固攝及推動作用的互相協調下,構成了氣對體內液態物質的正常運行、分泌、排泄的調節與控制,以維持人體正常的血液循行及水液代謝。
  5. 氣化作用: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互相轉化的過程。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有升、降、出、入四種形式,在人體的臟腑及經絡運動,是生命活動的根本,若氣一旦止息也就意味著死亡。氣的升降出入必須協調平衡,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氣又分為四種:

  1. 元氣:人體最重要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由腎中精氣所組成,以父母的先天之經為基礎,有賴後天水穀精氣培育。通過三焦以行全身,推動人體的生長發育,溫煦和激發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
  2. 宗氣:積於胸中之氣,聚積處稱為氣海,又稱膻中。由肺從自然界吸入的精氣和水穀精氣組成。聚集在胸中,貫注於心肺之脈,上出於肺,循喉,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下蓄於丹田,注足陽明之氣街而下行於足。負責行呼吸及氣血的功能,具有推動心臟搏動、調節心律等功能。
  3. 營氣:與血共行於脈中之氣,又稱營陰。主要來自水穀精氣,是血液的部份組成而循脈上下,行於全身。主要功能為營養及化生血液,提供臟腑經絡等生理活動所必須的養分。
  4. 衛氣:運行於脈外之氣,又稱衛陽。由水穀精氣所化生,不受脈管的約束而運行於皮膚、分肉之間。有三種主要功能: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溫養臟腑、肌肉及皮毛等、調節腠理的開合、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恆定。
營主內守屬於陰,胃主外衛而屬陽,兩者運作必須協調才能保持正常的腠理開合及體溫和免疫力。另外還有「臟腑之氣」及「經絡之氣」,皆由元氣所派生,元氣分佈於某一臟腑或經脈時即成為該臟腑或經絡之氣。

血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呈紅色液態狀,具有營養及滋潤作用。主要由營氣和津液所構成。營氣及津液皆由水穀精氣而來,所以說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血液的生成過程要通過營氣與肺的作用,才能化生為血。所以飲食及脾胃的好壞直接影響血液的化生。精和血有相互資生和轉化的關係。精藏於腎,血藏於肝,有「精血同源」之說。血的營養和滋潤作用體現在面色的紅潤、肌肉的豐滿和壯實、皮膚和毛髮的潤澤有華、感覺和運動的靈活自如等。

血必須在脈中運行才能發揮其作用。血的運行依賴於氣的推動,血在脈管中運行則是靠氣的固攝作用。脈管中有血液及營氣運行,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管道系統。除了氣之外,血液的正常運行還需要靠心肺肝脾等臟器的生理功能。脈管的通暢、血液的寒熱也都會影響血液的運行狀況。

津液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例如胃液、腸液和涕、淚等。津液皆為水液,來源都是飲食,具有滋潤及濡養的功能。津的的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散布於體表皮膚、肌肉及孔竅,能滲入於血脈,有滋潤作用。液的性質較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有濡養作用。津液之間可以互相轉化。津液通過脾胃對飲食物的運化而生成,藉由脾的傳輸,肺的宣降和腎的蒸騰氣化,以三焦為通道輸布全身。尿液量的多寡調節全身津液的代謝平衡。

氣、血、津液皆是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三者間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氣與血之間有著「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的關係,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四種:
  1. 氣能生血:血的組成及其生成過程中均依靠氣和氣的氣化作用。
  2. 氣能行血:血屬陰而主靜。血必須依賴氣的推動而運行。
  3. 氣能攝血:血藉由氣的固攝作用在脈中循行而不逸出。
  4. 血為氣之母:血是氣的載體,並提供氣充分的營養。
氣與津液的關係和氣血關係類似,氣能生津,氣能行津,氣能攝津,津能載氣。血和津液的生成都來自水穀精氣,故有「津血同源」之說,津液是血液組成的重要部份。

從氣血的定義來看,除了元氣部份是來自先天父母遺傳,其餘皆為水穀精氣轉化而來,所以可知日常飲食真的太重要了,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提供人體足夠的營養以維持日常活動所需,無怪乎希臘古哲曾說食物是最好的藥物,與中醫理論不謀而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