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不醫死: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考

醫生,不醫死  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考  傅志遠


我想,在時刻面對生死存亡的急診室中最可以看到人性吧。在死神面前,人人都是卑微且平等的。

現代醫療相較於過往真的十分方便及發達,但,人性就是這樣,太容易取得的東西就不珍惜,且醫療行為有其極限,如果遇到身體已經弱到不行的病人,醫術再高明的醫生也不見得有辦法,,所謂的治療應該是讓病患出院後能夠過有品質的生活,對醫生的期待應該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提供最專業的建議,病患應該要充分瞭解各項治療方法都有風險,選擇後結果都要自行承擔,畢竟身體是自己的,自己才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身體出了問題住進醫院,同樣的病症,同樣的醫療方式,每個人的康復狀況卻不盡相同。最複雜的往往不是治療的方法,而是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的人事物,這些往往更發人省思。

久病的老太太過世,最難過的是長期照料他的外籍看護;被送進醫院的外籍勞工,僱主只在乎他能不能立即回去上工,或是要怎麼處理最省事便宜;重症病人在急救後可能要靠機器維生,救與不救到底該如何衡量;久病床前無孝子,看似孝順的兒女是不是另有想法。

健保制度下,醫病關係的崩壞讓彼此不信任,現在動不動就醫療糾紛,急診室暴力,醫療人才待遇不佳而出走,未來可能要面臨找不到醫生的窘境。很多人錯誤的觀念是生病找醫生,醫生一定要負責把我醫好,把身體的責任都推給醫師,但除了意外事故,大部分生病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事出必有因,醫療行為可以幫忙病人減輕痛苦,但要痊癒也是要等自己的身體調整好。

醫療資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資源下醫生要判斷哪個人最值得救,這其實需要專業的考量,有時候醫生或醫療人員看似冷酷無情,但其實在救治的過程中本來就不能參雜太多的個人情緒,不然感情用事下可能會導致錯誤的判斷,對病人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在台灣,能夠當醫生都是聰明人,起碼是非常會考試的人,這些聰明人聚在一起後,會發生什麼效應,在白袍下掩蓋了多少東西,其實不是這個圈圈的人也不懂,醫學是很單純的,就是幫助人恢復健康,但複雜的往往是人。

其實我覺得能當醫療人員都很厲害,人生病時都是最脆弱的狀態,本性都會赤裸呈現,醫療人員在提供專業的協助外往往還要顧及病患和家屬的心理狀態,在現今台灣的醫療體系下,可以遇到有熱忱的好醫療人員真的要好好珍惜。

生命的價值跟意義是什麼?或許在醫院走過一遭就會有所領悟了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