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睡眠:睡眠醫學權威教你如何睡出健康的秘訣

救命睡眠:睡眠醫學權威教你如何睡出健康的秘訣  李信達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卻怎樣都睡不著,時間滴答滴答過去,明早還有重要會議,想到明天要跟老闆報告腦筋又開始動了起來,益發睡不著覺了,好不容易到清晨稍微入眠,鬧鐘偏偏在此時響起,帶著頭痛欲裂的的腦袋心不甘情不願的起床,只得買杯雙倍特濃黑咖啡,拖著疲倦的身體開始一整天的工作....上述情境應該是不少上班族的心情寫照,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經驗。

一直以來我都睡得不錯,除了攝取過多咖啡因或壓力因素導致睡不著外,幾乎沒有失眠困擾,到了固定時間就是想睡覺。不過近來我發現其實許多人有睡眠問題,淺眠、失眠、多夢等等。開始配戴小米手環後,由於手環會紀錄睡眠狀況,發現睡眠還分深睡及淺睡,讓我想瞭解睡眠的機制是什麼。

睡眠週期可分為快速動眼期(REN)及非快速動眼期(NREN),非快速動眼期依據深淺又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期:極淺層睡眠
第二期:淺層睡眠
第三期:深層睡眠
第四期:極深層睡眠
當人躺在床上慢慢放鬆睡著,即是進入非快速動眼期的第一、第二期淺層睡眠,接著進入第三、第四期的深層睡眠階段,這個階段對於大腦及身體的修復十分重要,也稱為黃金睡眠期,接著再進入快速動眼期,此時期人會作夢以整理大腦記憶,接著進入非快速動眼期的第二期開始新的循環,一個週期大約90~120分鐘,一個晚上大約會經歷四五次週期循環。在睡覺期間其實會作很多夢,但因經過深層睡眠後都會不記得,還以為自己沒作夢,因此多夢也代表睡眠品質不佳。

嬰幼兒所需的睡眠時間最長,大約11~13小時,隨著年紀增長睡眠時間變短,一般成人大約7~8小時,老年人會更短一點。如何檢視自己的睡眠品質好不好呢?如果夜間有得到足夠的睡眠休息,照理來說整個白天都會神采奕奕,不太會打哈欠或疲倦,也不需要咖啡因飲料提神,因此若已經睡足了七、八個小時但白天還是覺得容易累,這時就要回頭檢查自己晚上的睡眠效率好不好,如果深睡時間不足,睡再久也是無用的,還會越睡越累,研究指出深睡不夠的話會使腦部老化速度變快,睡眠也是大腦排毒的時段,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腦內有淋巴管,也指出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與睡眠不足有關。兒童的腦部發育及學習能力也跟睡眠有關,大腦平常醒著的時候已經很忙了,只能趁睡覺的時候好好修補神經細胞及整理白天學習到的事物,所以學生睡眠不足絕對會影響學習表現。

失眠的原因不外乎生活壓力、作息不正常、輪班工作、藥物或酒精刺激、刺激性食物飲料、身體病痛、身心症、呼吸困難或中止問題、菸酒戒斷期等等。若有失眠困擾,千萬要找出原因,睡眠不足長久下來會引發許多身體疾病產生,也會引發情緒問題,睡眠不足時脾氣特別差及易怒。

根據作者的長年研究,很多人在睡眠時有呼吸中止的狀況而不自知,打鼾就是個警示,如果睡眠時呼吸道不通暢才會有聲音,呼吸不順就會導致腦部缺氧,長久下來對腦部是慢性損害,因此如果老是有怎麼睡都睡不飽的問題,或許可以考慮去專業的睡眠醫學中心作檢測。

有些人作息不正常,半夜睡不著但白天狂睡,其實這跟身體調節睡眠的內分泌系統失調有關,正常白天接受日曬後,會刺激腦內的松果體抑制褪黑激素,直到太陽下山到晚上八九點時褪黑激素慢慢增加,讓身體開始放鬆產生睡意,因此若白天缺乏日曬刺激,又一天到晚待在室內接受日光燈照射,身體會錯亂不知何時該抑制或分泌褪黑激素,導致睡眠週期絮亂,明明想睡卻又睡不著,類似的狀況也容易發生在經常跨時區旅行或輪班工作者身上。

睡眠,一件感覺稀鬆平常的事,但背後的學問可大著呢!睡不好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熬夜真的是在燃燒生命,難免都會遇到需要熬夜加班或苦讀的時候,但真的不要熬夜成習慣,說坦白的,很多人熬夜也沒在做什麼正事,上網閒晃、玩遊戲、看影片等等,還是早點睡卡實在啦,畢竟老天爺設計人的1/3時間用在睡眠是有其道理的。就中醫的角度來看,23~1時走膽經、1~3時走肝經,肝是身體內超級忙碌的器官,平常忙著解毒及分泌各種激素,半夜不睡讓肝超時工作,難怪保肝藥賣得特別好,但醫生都會告誡肝病病人作息正常、睡眠充足不亂吃藥才是保肝秘方。

有時想想,人也是很妙,很多的病都是自己搞出來的,直到有天身體受不了出現病症才驚覺事態嚴重,到處花錢求醫求神問卜的,但其實應該要好好問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讓身體如此抗議,學會傾聽身體的語言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啊!

留言